摘要:文言文教学应该起到语言传授、审美教育和文化熏陶的作用。但目前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不仅很难体现这些作用,而且还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之中,即学生必须学,但没兴趣学;教师认真教,但收效甚微。如何脱离这种尴尬呢?本文将从“传统文言文教与学的弊端”和“运用新观念,采用新方法,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两大方面做出分析和探索,并总结一条让教师轻松应对、学生乐于学习的文言文教学模式。
关键词 :文言文教与学 弊端 新观念 新方法 实效性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传统文言文教与学的弊端”和“运用新观念,采用新方法,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两大方面做出分析,试图探索一条让教师轻松应对、学生乐于学习的文言文教学模式。现分析、总结如下:
一、传统文言文教与学的弊端
(一)文言文本身的原因
文言文是古代的语言,与现代的学生“时隔久远”。此外,文言文字词繁多,有些文章内容深奥。在学生的“直觉”里,学习文言文就得过“重重语言文字关”,然后还不一定能体会作者的思想,费时费力更费神,而且学这些“古董文”现实交际中还派不上用场。所以学习文言文,学生自然就“没有好感”。
(二)教师的原因
教师做为教学的实施者,有他“难言的苦衷”。首先,每篇课文的教学课时有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多课文不能精讲,更不能进行朗读等语文技能的训练。其次,因为考试多考查文言字词、语法知识,极少涉及课文内容。所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更多着重讲解文言知识点,为了做到“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而忽视了文章内容的赏析,导致好文章被一个个文言知识点弄得支离破碎。
(三)学生的原因
学生对于学习既是被动者,也是主动者。但学生的这种“主动”不利于教学实效的提高。首先,由于课业的压力,语文是最容易被学生“边缘化”的学科。课前,学生舍不得花时间预习;课堂上,“硬生生”地接受知识。所以,对课文内容能熟悉的很少。其次,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课堂不爱听,学完一篇课文没有复习的习惯,“学完了事”,知识得不到巩固,考前依赖背“参考书”。
二、运用新观念,采用新方法,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贵在“知己知彼”,既然知道传统文言文教与学存在这些弊端,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去改变教学习惯。
(一)介绍内容,渲染情感,激发兴趣。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让学生对文言文“有好感”,教师在布置预习时,可介绍学生可能感兴趣的课文内容,或者告诉学生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篇文章,尽量渲染情感,让学生先被内容吸引。这样,学生预习的时候就会被老师的“暗示”牵引,预习新课的“枯燥乏味”之感就会减少。例如,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前,我告诉学生,烛之武是个高超的外交家,在文中他的外交辞令只有125个字,却可以让国家免去一场即将到来的战争。请大家好好预习,感受一个长者为国谋利的风采。学生通过预习,就可以提前感受课文“言简意赅、缩龙成寸”的艺术特征,从而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确定预习任务,指导预习,自主过语言关。
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被激发起兴趣。所以,教师不妨给学生确定预习任务。比如,笔者在布置预习时告诉学生“将请同学朗读各段,要做好准备”。学生很看重自己在集体当中的形象,基本上都会去预习,都会借助注释和字典“自主过语言关”。而当下的文言文教学,很多老师是利用课堂的时间让学生预习新课。这种做法既浪费课时,又收效甚微。所以,在上新课前,教师就要对学生的预习“做足工夫”,让学生在有准备、有兴趣、有信心的情况下学习,教学才有好的成效。
(三)检查预习,课堂朗读,师生互动,品读语言之美。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确的诵读对理解文章大意、感受文章内涵有帮助。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诵读技巧做出指导、点评,然后再安排集体朗读。教师也可做示范朗读,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用声音表达出来,在课堂上建立起“情感场”,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体会情感。文言文言简意博,诵读能让人尽快入其境,得其意,悦于心。所以,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朗读。这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最好方式。此外,教师还要巧妙评价学生的个体朗读和集体朗读,多鼓励,多赞美,这是学生爱上朗读的强大保证。只有评价打动学生的心,学生才会投入去朗读,也才能更走近文本。
(四)整体阅读,设置问题,依据情节划分内容。
文言文,它首先是“文”,把握文章的大意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词句。所以,文言文教学应该和现代文教学一样,需要整体阅读。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在问题情境的思维交锋中,引导学生划分文章内容。如教授《寡人之于国也》,我给学生设置三个问题“梁惠王向孟子问了个什么问题”、 “为什么梁惠王有此疑问”“孟子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什么”引导学生进入具体情境,文章大的脉络就能很快找到。当然,有些课文很长,教师可直接帮学生划分,不必在此环节上费时间。
(五)分情节串讲,随文释义,语法与内
中国文字富有多义性,不能脱离语境讲字词、语法。所以在教学中得坚持“随文释义”的原则,做到语法与内容两不误。如学生在“朗读”和“回答问题”时,教师就可通过点评把相关的文言知识做出解释和强调。或者,在分析全文后,总结一些文言知识。如《归去来兮辞》里陶渊明对人生的追问中用了很多个疑问句,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疑问句中归纳疑问代词,进而分析有疑问代词的宾语前置句的规律。又如《逍遥游》里“之”的用法出现比较多,教师可总结“之”的意义和用法。教师将课文当中的文言知识有重点地“随文分析”,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让学生用内容去记语法,印象会更深。
(六)学完再朗读、再赏析、再创造,提高语文素养。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好文章经得起反复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再朗读、再赏析、再创造”,从而不断提高个人的语文素养。
1、再朗读
反复诵读文言文,可以使学生对古汉语的表达习惯不断熟悉,从而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再赏析
文学文教学应引导学生透过“言语形式”去发现作品中所表现的“言语内容”和生成的“言语内容”。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探究,挖掘文章的深层意义,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荆柯刺秦王》这课,引导学生探讨荆柯悲剧命运的原因。《师说》这课引导学生反思现代社会人们的求学心理。
3、再创造
总之,一切的教学探索只为了“更好地教”和“更好地学”。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文言文教学”需要更多的教师付出努力和汗水。诗人余光中有一句真知灼见:“只要经典常在,必然汉魂不朽!”是的,文言经典依然在,我们语文教师就有责任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不断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让更多学生受益于中华文学经典,这样我们也就问心无愧,乐于为师了!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钟启泉,高等教育出版社。
2、《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傅清,中学学科网。
(此文荣获“文心雕龙杯”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学写作大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