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杜甫的一封信
张 雷(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一中高二)
尊敬的杜甫先生:
您好!
学生冒昧地给您写了这封信,想恳求您收我为徒。
先生,论辈分,您和我在唐朝的祖先同辈。论诗文,您是诗中圣人。请您原谅我冒昧地称您为师,您是我诗道之师,亦是我人格之师。
先生,第一次我隔着时空拜您为师,是在诗道上。您的诗真的达到了那样一种返璞归真的境界,像那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通篇哪有一个“炼”出来的奇字?可是天地之间的大宏阔,时空之间的大气度就这样被简单的十四个字囊括。您之后的贾岛先生,写诗常讲炼字,这一类诗固然精巧,可到底多了斧凿气,不够浑然天成。先生,我说的对吗?
呃,先生,不怕您笑话,学生虽然爱好诗,把您当作诗界的偶像,可实际上写诗的水平是不怎么样的。没能写出过一首符合平仄的律诗。说实话,自从大唐向后,诗其实是一点点衰落的,您和您的同辈将各个题材和体裁的诗都写到了极尽,失去了那个诗的时代后,便是再有才气的后人最多也只能在个别的诗篇上与你们比肩,像晚辈这样才力不济的人,也就只能拜读和羡慕了。
可就算抛开诗来说,您也是我的先生,您用一生经历教给我,教给每一个后世学子的最重要的一课——读书人的样子,读书人的担当。先生,您太苦了。
羁旅十年,幼子饿死,风尘万里,流落荒州,哦,还有安史之乱,那夺走大唐百姓性命的劫难,这些,您都曾见证与经历。
苦难,苦难,诗穷而工。将苦难驯服进诗里,也便成了沉郁顿挫。然而先生,你写下的苦难从不限于自己,你永载的是天下人的苦难,从“幼子饥已卒”想到“路有冻死骨”,从“老病有孤舟”转到“戎马关山北”,在破屋中自己长夜难眠喊出“大庇天下寒士具欢言”的万古豪言,您的笔下,记挂的永远是苍生。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是孟子心中的儒者,是范仲淹笔下的古之仁人,是您。先生,前两年兴起的“杜甫很忙”的潮流,大抵上就是在您的画像上涂涂抹抹,让您体会一下二十一世纪的生活。学生也曾参与其中,“赠”您了一部华为,还送了您一辆摩托车——此物论速度来说是要胜过您写过的大宽马的。毕竟先生你这一辈子都在受苦,如今天下太平,有了新玩意儿,也应当送您几件耍耍,权当是学生的拜师礼,您可不要生气啊。
啊,差点忘了您最关心的问题了,放心吧,而今广厦长连千万,纵然不能庇尽天下寒士,可也足以让数十倍于开元盛世的百姓安处其间,先生也不要每天都苦着眉头,您既已然献尽一生为天下生民奔走呼号,当今之事,便由我们这一代人承担了。
先生啊,我如果把这封信拿去参加文心雕龙杯全国校园文学大赛,您应该看到吧,到时候获奖证书算您的,我知道您未必在乎这些虚名,可迄今未曾整顿,还是证件时代,多张奖状,也好办事。
恳请您收我为徒。
(指导教师:何嘉阳)
【获奖理由】
本文以书信的形式,与杜甫隔空对话,既赞美了杜诗的大气磅礴,浑然天成,更赞美了杜甫的人格。文章使用第二人称,显得亲切自然,不矫揉造作,言谈中流露出对时代进步的赞颂,也有对时弊的贬抑,令人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