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候人寻
尹欣悦(浙江省衢州市龙游中学高三)
童年的记忆纵然依稀,只留满屋墨香悠长,情意回荡……
外太婆是在外太公出生后半年,与之相会的。
不知他们是否有着约定,但我相信现在他们一定幸福着,就如同那时,依人在侧,岁月静好。
当我从父亲口中听到他们的故事时,也不免一番唏嘘感叹。
才子佳人,私订终身,离家至此,缠绵一生。他们也曾为爱疯狂,只是那份情意经岁月的磨砺,却是愈发浓郁了。
月明星稀的夜,小院里,石桌旁,他吟诗为她,她笑靥为他,两颗心就此紧紧缠绕,一生都不曾分开。月光静静洒落,将他们的影子糅合,那交叠在一起的,分明是一个人。
外太公写得一手好字,且文采斐然,远近闻名。每到春节,前来求字的人络绎不绝。他来者不拒,皆以笑脸相迎,问其人之所求,而后挥毫,一杯茶未下肚,便已成之。其字舞若游龙,恣意潇洒。若是别人要给谢礼,则仅取笔墨书籍之类,其余原物退回,包括钱财。故来者更甚,皆系私藏书籍纸墨,或求字或觅友。于是他便在屋内窗前,立一案台,案上仅笔墨纸砚。
而外太婆常立于案前,替他磨墨。子不言,我不语,只是静静地站着,却也让人读出如此美好。墨香自她指尖溢出,游龙在他笔下成形,又何须言语来诉说他们的幸福。
众人皆道,才子佳人,实乃天作之合,但没人知道佳人亦是才女,她所描丹青并不比他的字差——只是她从未在人前展露过,抑或只许他知道。不然那近百张字画是一位年近耄耋的老人在半年内所作的吗?
独倚窗前,或临案提笔,笔笔皆思念,张张浸浓情。墨色不褪,泪痕难干……
无疑,她是个爱笑的人。少时,嘴角常带一抹笑,这是大家闺秀的良好教养。而人至垂暮,难免有些迟钝,人至跟前而不知,见人张嘴而不闻声,实属正常,便只能时刻笑着,就当作是回应,也不至于太过尴尬。而当她认出来人是她的儿孙时便笑得更欢了,脸像一朵盛开的菊花,眼睛藏在了皱纹中而难觅其踪。手颤巍巍地伸出,一寸一寸轻抚过我们的脸颊,好像要用指尖记录下眼睛所不能及的地方。然后抬头,咧开无牙的嘴,笑,继而俯身书写其游龙。
只是那日,她回头,却是一室冷寂。
眼角滑落的分明是一颗晶莹的琥珀。她只是呆呆地望着,久久伫立,久到夕阳已将她的影子偷偷拉长至案前而不知,久到我们都觉得她一个人走过了一世离合悲欢,走向一个人的地老天荒。
终于,她也驾鹤西去,与子相伴,徒留一室墨香悠长……
(指导教师:刘 彦)
【获奖理由】
刘勰说,文学创作要“吟咏性情”, 世间最动人者,唯真情二字。文章娓娓道来,字里行间真情流露,如涓涓细流经过读者的心田,不急不缓,不骄不躁。作者以巧妙的构思,避免了平铺直叙;起承转合恰到好处,小标题的运用提纲挈领毫不做作;凝练的语言,同样可看出小作者扎实的文字功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