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将阅读分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三个层次,并明确指出,没有经过分析阅读,就没法理解一本书。这里说的“分析阅读”,实质是文本细读。如何从文本细读出发,打通文本“内外”,构建合理有效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方法,一直是当代中国文学亟待完成的目标。
语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当时的用法,所谓的文言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因为我们有了一百年来的现代汉语,把以前的东西都叫文言,但文言不是一个均制的东西,不是一致的东西
美育,在有的地方,真是缺失得很。我真是悟出来的: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所有学科里头,语文最直接指向人,跟人的思想、情感、兴趣、品德紧密联系,是陪伴人一辈子的。
依据、推论、判断这三者是议论的精魂。这三者明白切实,有可征验,才是确当的议论。把这三者都表示于人,次第井然,才是能够使人相信的议论。但是更有一些事情应得在这些部分以前先给人家:第一,要提示所以要有这番议论的原由,说出实际上的疑难与解决的需要。这才使人家觉得这是值得讨究的问题,很高兴地要听我们下个怎样的判断。第二,要划定议论的范围,说关于某部分是议论所及白铸同时也可以撇开以外一切的部分,说那些是不在议论的范围以内的。这才使人家认定了议论的趋向,很公平地听我们对于这趋向所下的判断。第三,要把预想中应有的敌论列
仔细观察某种东西,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这是练习作文的好办法。仔细观察成为习惯,对各方面的学习都有好处,不仅在作文方面。作文方面的好处是显然的,至少可以切合实际,少说空话。
我国的骈文讲究对仗,讲究词藻,讲究运用典故和成语,借那个来说这个,可以说集粉饰、做作、卖弄之大成。现在没有人写骈文了,可是骈文的这些毛病还有人犯,往往犯了不知道是毛病,甚至自以为得计。滥用形容语和形容句子就是一条,以为用得越多文章越漂亮。摆起架子来写文章又是一条,以为顺着一般人的表达习惯来写就不成其为文章,必得说些离奇古怪的话才行。不管有没有需要,在文章里塞进些滥俗的成语或者典故也是一条,以为非此不足以表现自己比别人高明。列举不尽,就此为止。总之,鲁迅先生的这四句话,到现在还着实有用。咱们把这四句话记在心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二十世纪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49年后,叶圣陶出任新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等职,著有童话《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等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的作品,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天小编整理部分叶老先生写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家书,让我们一起看看他写给家人的写作秘籍。
“六一”国际儿童节,什么是我们能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在物质选择极大丰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意识到,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健全的人格才是对孩子最重要的。对此,百年前蔡元培先生早有箴言: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写作总要求: 真实的体验(选材生活化、情感真实化——写什么) 新鲜的创意(视角独特化、构思创新化、思想审美化——怎么构思谋篇) 确切的表达(手法灵活化、语言个性化、文风朴实化——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