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幸泉

全国十佳校园小作家      发布日期: 2019-09-23

 

个人简介

潘幸泉,女,河北省石家庄市41中学初二学生。她酷爱写作,任中国少年作家学会副主席、省作协会员、燕赵晚报校园记者、杏荃文学社社长、校园剧社社长。已发表文章上百篇,屡获国家级作文大赛一等奖。现已出版合集5本,六年级时出版个人作品集《记忆的颜色》,小说集《心有天堂》正在编辑中,现正在创作《同在一片蓝天下》,想呼吁和引领更多人去帮助服刑人员子女这个弱势群体。

 

写作感言】

仿佛是上天注定,我从小就和写作有着不解之缘。小学期间的文学之路,走得不紧不慢,恰到好处。我在妈妈、老师的引领下,逐步走上了文学写作的道路。参加各种文学大赛并多次得奖。后来我逐渐意识到:我的文字不应仅仅是为了参赛、得奖、拿稿费,文字应该为集体和社会服务。上初中后,我用文字做工具积极参加各种学校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在校园里弘扬正能量,引领社会向真、向善、向美。

 

【推荐理由】

他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悟生活,拿起手中的笔,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在他的笔下,文字跟现实结合得非常紧密,通过巧妙的构思,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作者的爱憎感情。他的文字优美流畅,富有感染力。他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成为丰富人们生活的精神食粮,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股力量。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潘幸泉(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中初二)

 

 “你知道吗?这舞,向来是青梅跳、竹马奏的。”

深邃竹林幽幽,阳光埋葬最后一缕冷雾;枝头百灵啾啾,风铃伴唱于风之舞曲;远方溪水流流,妇人们清亮的曲儿若隐若现。

姑娘无限美好的身姿藏匿在竹林深处,红衣金饰在弥漫着绿色空气的竹林里格外显眼。她忽而急转如风,忽而漫如细雨,忽而轻跃似云。面上的红盖头因她的动作宛若一朵花绽开,隐约看到樱嘴上扬,唇红齿白。

她是空中自在的飞燕,容不得一丝束缚,飞往温暖的地方安详;她是丛中艳丽的赤蝶,容不得一丝污染,仿佛烈焰滚烫的热情;她是道旁清秀的花儿,容不得一丝折磨,脆弱地经不起一点点的风雨。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稚嫩的童声如竹笛嘹亮的音律徘徊在少女心头。她的脚步轻捷似蜻蜓点水,她的指法流畅似轻拂春水。没有童男的竹笛声声,没有童女的衣带飘飘,没有少年舞勺之年的古琴铮铮,只有少女及笄之年的鸾回凤翥。

“打完仗回来,我第一个来看你。”少年临走前的书信简短而潦草,豆蔻女子却视若珍宝。姑娘想到这里,舞步突然紊乱起来。紊乱——为什么会显得紊乱呢?

百灵为红衣姑娘伴唱,风儿跑过竹林,挑动竹叶沙沙作响。姑娘在竹林漫舞,轻柔的动作如溪水婉转又如江河般自信。不伤害一株花草。不打扰一处蝶鸟,她自顾自地旋转、跳跃、翻飞、升华,好像天地间只剩她一人,又好像在皇宫内向天子尽显一切不可言说的美。

“若有一天我回不来,请不要悲伤。国事为重,死亡,那只是我的太阳落山。”

“请问候我的爹娘,我一定会活着回去尽孝。”

“不容乐观,自求多福。”

“保重。”

一封比一封短了。轻薄长裙的瑰丽佳人把一沓信件藏在枕边。

……

可现在这舞,只有戴着青梅的姑娘跳,却不见骑着竹马的少年奏。只有绮罗粉黛的小家碧玉,没有昂藏七尺的淑人君子。

姑娘突然停下来。百灵的啾啾和竹叶的沙沙戛然而止。

远方溪边妇人们的歌声居然格外清晰:“郎骑竹马来哎,弄床绕青梅呦,同居长干里咯,两小嫌无猜嘞……”

姑娘面前是一尊矮矮的坟墓。墓下,战死沙场的年轻英雄正安眠于此。

阳光被竹叶劈成碎片撒在地上,竹林又朦胧在太过刺目的光线中。只有红衣金饰的姑娘把盖头摘下来后,露出的绝美脸庞格外耀眼,格外耀眼。

 

 

雄踞东方的文明——汉族文化的丢失与传承

 

潘幸泉(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中初二)

 

去年夏天,随着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的上映,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关注起国漫的崛起。

可以说,《大圣归来》这部动画影片,为国漫注入了新的活力,打破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动漫永远比不上美日的动漫”的观念,影片中孙悟空的形象,激起了人们童年的回忆,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浪漫优美相结合,加上文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完美呈现在国人的视野中——真是一件令人振奋人心的事!

一年过去了,又有一部动画电影《大鱼海棠》进入人们的视野。不过,它的出现,却颇受争议。

“抄袭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与“这其中渗透了中国传统的精髓”这两大“党派”在网上不断争论、研讨。网友们意见的两极分化,宣告着这部片子是多么不可忽视。

可以看出,影片三个主人公的名字——鲲、椿、湫——都有出处,而出处便是我们的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

除人物的名字之外,影片四处都能体现出浓浓的中国风:影片中的建筑多为环形,符合了古时人们“天圆地方”的环境概念;环极楼、绳武楼、程启楼等,都安静地矗立在中国的土地上;嫘祖在水面上织出星空,灵感便出于“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美诗句。

可是,为何中国传统气息如此浓郁的《大鱼海棠》却被骂作“抄袭”?

不得不说,这和国漫前些年“抄袭”风的猖獗有着很大的关系,使人们很容易把国漫与“抄袭都抄不出水平”的烂作划上等号。

 还有一句话就是,这也与国人缺乏承接传统的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你知道吗?日本动漫的妖怪,有不少出自中国的《山海经》,《大鱼海棠》中,也有以《山海经》的叙述为原型的妖怪;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中,女主角千寻穿日本和服,《大鱼海棠》中女主角椿穿中国唐装;《千与千寻》和《大鱼海棠》中门环都是小怪物样子的——这些相似的地方,便成了把《大鱼海棠》挂上“抄袭”罪名的原因。

我们有多少国人根本不晓得,日本人对《山海经》等中国古典名著很有研究;和服是唐朝日本遣唐使向中国学来的;妖怪样的门环从古至今依旧遍布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乡镇。

有多少中国文化变成了国人口中的“不会创新,只会抄袭日本”?

反了啊!本末倒置了啊!

先抛下《大鱼海棠》不言,我们再来回忆回忆以前关于汉族服装——汉服的消息。

——四川一女孩穿汉服在公共场合行动,被人当成穿和服而迫使其脱掉汉服并把汉服烧毁。

——中国最近发明的美女机器人身上的汉服被某些网友误解成和服,提出“为什么中国的机器人要穿日本的和服”的疑问。

——2015年春晚零点后的一个节目《大地春晖》,55个民族穿着自己民族的服装,而汉族则穿着改良过的旗袍,引起网友的愤怒:“要为汉服讨回公道,中央要为汉服道歉”。

——四川女孩被烧汉服事件传到日本,日本网友表示不解,并嘲笑中国人分不清汉服与和服的区别。

——一个中国女孩穿汉服去日本得到日本人的尊重。

这一条条令人心寒的消息极大地冲击着酷爱中国文化的人们的内心。

我们的邻国,日本,当它还叫“东瀛”时,视中国为兄长,无比崇拜,无限敬仰,努力汲取中国的文化,与中国和平共处,直到1894年的那个夏天。

日本的文化有着东西方兼容的特点,其中东方文化很大一部分是从中国学过去的,并且传承得很好。走在日本街道上,人们看和服就和看便服一样。

再对比我们的祖国,中国,这个东亚文明的起源,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的国民又是如何对待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的?

当下中国的综合国力正在逐日提升,这是世界公认的。前年的大阅兵,令外国人惊叹不已,有西方国家人士说“中国将领导世界”,也有人担心“中国会不会发起战争”,甚至有美国人作出“美国要完蛋了”这样的预言。当今中国,在古代,学习了治国理念:“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近代,吸取了深刻教训:“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现代,则是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泱泱大国:“中国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中国现在的成就,和“西学东渐”,积极汲取西方科技、文化,并与世界各国竞争、合作这一系列政策和制度是密不可分的。

可是在积极接受西方文化,吸取了明清闭关锁国教训的中国人,就应该逐渐遗弃掉我们的传统文化吗?

学钢琴的越来越多,学笙阮笛萧的越来越少;更多的人喜欢聆听Taylor•Swift动人的歌喉,而调侃《高山流水》是不是催眠曲;向往着英国大本钟的豪华夺目而对家长建议去长城游玩的建议嗤之以鼻……

超级大国美国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消灭中国,中国只能自杀。

自杀?什么意思?我相信聪明的你能结合上文猜到个大概。

日本认为,在明朝以后,中华就不再是中华了。清朝统治者君权的膨胀和强化,拼命地提高满族的地位、巩固满族的统治,而极大地破坏了其他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珍贵文化瑰宝,像《四库全书》就是个悲惨的例子。在他们的威慑下,汉人们脱下汉服,剪掉长发——这是一场战争!——就是这场战争,使我们的邻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认为,他们自己才是中华文化的正统,而他们从前学习的对象中国却不是,即使现在中国强大到令他们闻风丧胆。

当然,外国人自然是不懂得“汉族+少数民族=中华民族”的等式的。

可喜的是,在邻国们的不屑与嘲讽下,有汉族人觉醒了过来。

上文我提到的几条新闻,都与汉族的传统服饰汉服有关。这说明已有人开始复兴汉族文化,要在中国大地和国际舞台上重振汉民族传统的风采!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晓啼珠露浑无力,绣簇罗襦不著行。

中国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亲爱的读者,也许你偶然间会看到一个衣冠楚楚的汉服小姐或小哥,不要以为那是奇装异服,那是为发扬汉族文化的英雄,是华夏传统复兴活动的先锋。

到现在,随着“汉服复兴活动”的广泛,穿着汉服在现代大街上闲逛的人们也许并不再是惊鸿一现,各大媒体也争先恐后地跟踪报道着身着汉服、传承汉族文化的汉人们的活动。更有意思的是,居然有少数外国人也被这活动感染,穿着汉服乘坐中国的公交车。

也许,汉服的复兴之路会坎坷,会艰辛,每一个爱着汉服的英雄会被质疑,会被嘲讽,会遭受无数白眼,甚至会像上文那位四川姑娘一样遭遇那样极具讽刺的事情……但英雄终归是英雄,定会不畏任何艰难险阻、披荆斩棘,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大喊:汉文化必将发扬光大!

黄帝发明的衣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服装。在五千年后的今天,它,照样会在世界上是一抹独特的风景。

假设,汉服终于不负众望,如日本和服一样成为每家每户必备的服饰,那其他被遗忘、被丢弃的诸多珍贵的汉族文化,是否同样会一一回归?

祖国,孕育出了璀璨夺目、令世界惊叹的民族文化,作为中国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保护好、传承好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丰富遗产。因为那是我们的荣耀,饱含着沧桑历史的神秘色彩,是我们能够向全世界炫耀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