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尽山河
李天辰(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紫金港校区高二)
有人说,春山如笑,夏山如嬉,秋山如妆,冬山如睡。世界有春夏秋冬,于是有了年;人有春夏秋冬,于是有了一生。春日宜畅情,夏日宜凝心,秋日宜远志,冬日宜深虑。
红杏枝兴闹,那是春意。像枝头挂不住的笑意,和绵绵细雨散在天街;或是得意春风,和着疾驰的马蹄声,扬在长安城;更是酒力微醒时已暮的赏花归去,和微醺后逃出口齿的壮志豪言一同零落在余晖下。
小儿莲蓬卧,那是夏意。像午后恼人的蝉鸣,汗水浸湿的薄衣,和有气无力地摇晃着的蒲扇;或是山间清风晚,而明月横笛又惹得夕阳显沉闷;扰人清梦的蛙声,在稻香中作响。
白鹤排云上,那是秋意。像红于女子巧手施着的胭脂的晚枫,是月明星稀时的乌鹊南飞,是无数临发又追回的家书;是撒进竹窗的银色月光,乱了游子似箭的归心;是故园里响起的跫跫足音,庭院里种下的枇杷如故人倾盖。
白衣雪夜归,那是冬意。像山间稀疏的脚印,和杳杳的寒山道里簌簌的吹雪声;是雪柳、闹蛾儿与火树银花前的寂静,以及湖心亭外覆满了薄冰的湖面;也是深闺思妇怎么也望不到的风雪几程。
或许是,又或许不是。正如说春风是笑意和细雨,那春风便只是此二物?依《文心雕龙》,“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万物迎意引心。所以说,万物有形,万物无形,全凭一念;然,睹物思情,情随事迁。清风明月同夜,白日春林共朝。心得意,直将春风做笑意;心自绵绵愁绪起,才把春风来细雨。
便是随了从前的念想,看春如笑,看夏如嬉,看秋如妆,看冬如睡,也才赋了春夏秋冬四番情怀。其间不乏有人另辟蹊径别具一格,如刘禹锡言“秋日胜春朝”,但就大体而言,竟像是定了型,画了些条条框框叫人去遵循,却也总会被时间磨得淡了去——或许后人想再创一格,也未尝不可。可是,无论是喜,或忧,或惧,或怒,都是珍贵的情感,不论以何作为载体,它都显得如此特别。
像放进星河的祈愿,映在星月相辉的湖面,不想清风拂去这场心惊胆战的虚无。
像风一样捉摸不到,像月一样无可得——或许还要虚无得更彻底一点。但如果换言之,正是虚无,才给了它甚于一切的珍贵。情感,念想,思绪。是四季中不同风物带给人的,也是四季中的不同光采、颜色、声响。
四季的霞景,四季的云霭,四季的风雨。因为人的情感,变得明媚多彩;而人的情感,也因为四季的八方风物变得多愁善感。四季的山河总不尽相同,心中的山河亦相去甚远。把山河挽在花里,那就是巨蝶躲扇;把山河藏在兰桨下,那就是破碎流光;把山河盛在水中,那就是水镜花月。人间山河,山河人间。
提春秋为词,赋冬夏为画,再碾碎了月光酿酒,一敬四季相轮,二敬山河依旧,三敬天地长久;尽饮杯中清酒,再以清风为笔,以明月为墨,以山为纸,以河为砚,提罢收纸,遥遥寄与天上人。
画中春为笑,笑尽千古多情事,笑尽人间白兴人;取弯月作眉眼,惹得一池春水鱼惊跃;再取新枝缀唇角,惊得柳尾随风飞修燕。
画中夏为嬉,便提尽消夏世界得凉处,小儿嬉笑,大人怒骂。莲叶藏垂髫。
画中秋为妆,红枫逸江晚,白鸥眠沙洲;落花逐人愿,流水亦留情。
画中冬为睡,枕得白云亦安然。时光如滞。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今倾山河里……
饮尽天下人。
【获奖理由】
本文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四季的风景,阐述了对于季节的理解。文章用了大量的比喻来形容季节的况味,特别是化用了古人的“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著名比喻,而且出以新意,更显出作者良好的文学基础和开阔的写作思路。